我院袁若教授研究团队在生物化学分析、荧光分析方法、拉曼分析方法、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光致电化学技术及微纳功能材料研发等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在JACS、Chem. Sci.、Anal. Chem.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A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Insights of Life Molecules’ Dynamic Distribution in Live Cells via Sequence-Structure Bispecific Fluorescent RNA”的研究论文,洞察生物体复杂动态反应网络中的标志物动态变化,解决了生化分析难于实现生物体内生命分子动态监测瓶颈问题,为动态生化分析方法及生物功能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基于分子对接模拟探究了荧光适配体与探针分子作用实现荧光增强的机制,通过限制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光物理性质,确认了Pepper-HBC以氢键为主的互作机制。基于此,设计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序列和结构双特异性的FLRNA――结构转换适配体(SSA),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动态浓度表达变化和时空定位的监测,拓宽了FLRNA设计方法及应用范围,为深入探究生物系统中生命分子动态变化及功能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梁文斌教授硕士研究生陈浩然和苏名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袁若教授、梁文斌教授、卓颖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朝勇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澳门永利wWW50569Com为第一单位。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澳门永利wWW50569Com分析测试中心、澳门永利wWW50569Com、材料能源学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对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3c03626
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hem. Sci. (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Target-mediated self-assembly of DNA networks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and intracellular imaging of APE1 in living cells”的研究论文,实现了细胞内功能酶活性高效检测及肿瘤治疗,为疾病特异性诊断提供了新的平台。
各种肿瘤的发生都伴随着APE1表达水平或细胞内分布的变化,有效监测细胞内APE1的表达,有助于肿瘤的精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基于精确的可编程性,DNA纳米结构不仅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和药物的高效载体,还可以提供空间局域效应,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动力学。基于此,该工作构建了两种功能化四面体DNA结构(f-TDN1和f-TDN2),通过适体Sgc8靶向作用将制备的荧光探针和小干扰RNA(siRNA)递送进入细胞。在目标APE1存在的情况下,H1的两个AP位点被识别和剪切,发夹结构解离释放出单链S1。释放出的S1可以触发f-TND1和f-TND2上组装的发夹发生CHA反应,将f-TDNs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伴随着显著的荧光信号产生,可以实现APE1的灵敏检测和细胞内成像。同时,f-TDNs发生CHA反应会释放大量的siRNA,参与基因调控促进细胞凋亡,结合APE1和siRNA的设计可以达到精准治疗肿瘤的目的。因此,所提出的策略为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肿瘤的精确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柴雅琴教授硕士研究生周雪梅为论文第一作者,袁若教授、柴雅琴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澳门永利wWW50569Com为第一单位。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2sc06968g
近期,袁若教授团队成员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 Chem. (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科研成果14篇,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化学分析、荧光分析方法、拉曼分析方法、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光致电化学技术及微纳功能材料研发等领域,对生化分析机制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1: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3c00685
论文链接2: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3c00575
论文链接3: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3c00167
论文链接4: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5725
论文链接5: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5209
论文链接6: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5116
论文链接7: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5029
论文链接8: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939
论文链接9: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847
论文链接10: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714
论文链接11: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656
论文链接12: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565
论文链接13: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540
论文链接14: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519